17世紀為的台灣熱蘭遮城
熱蘭遮 ( Ji̍at-lân-jia ) 城 ( Siâⁿ ) 包圍 ( Pau-ûi ) 戰 ( Chiàn ) (漢字 ( Hàn-jī ) : 熱蘭遮城包圍戰,荷蘭語 : Slag om Fort Zeelandia ,英語 : The Siege of Fort Zeelandia ),對 ( ùi ) 西元 ( se-goân ) 1661年 ( nî ) 5月 ( ge̍h ) 30號 ( hō ) 開始 ( khai-sí ) ,到 ( kàu ) 1662年2月1號為止 ( ûi-chí ) ,是 ( sī ) 鄭 ( Tīⁿ ) 成功 ( Sêng-kong ) 的 ( ê ) 部隊 ( pō͘-tūi ) 包圍熱蘭遮城 荷蘭 ( Hô-lân ) 人 ( lâng ) 的一場 ( chi̍t-tiûⁿ ) 圍城 ( ûi-siâⁿ ) 戰。伊 ( I ) 結束 ( kiat-sok ) 荷蘭東印度 ( Tang-ìn-tō͘ ) 公司 ( Kong-si ) 佇 ( tī ) 台灣 ( Tâi-oân ) 的統治 ( thóng-tī ) ,東寧國 ( Tang-lêng-kok ) 的統治對遮 ( chiah ) 開始。台灣歷史 ( le̍k-sú ) 學者 ( ha̍k-chiá ) 盧 ( Lô͘ ) 建榮 ( Kiàn-êng ) (漢字 : 盧建榮) 講 ( kóng ) 這 ( chit ) 件 ( kiāⁿ ) 代誌 ( tāi-chì ) 是 "一場決定 ( koat-tēng ) 台灣之後 ( chi-āu ) 400年命運 ( miā-ūn ) 的戰爭 ( chiàn-cheng ) "。[1]
頭序 ( Thâu-sū ) [ edit ]
荷蘭人1623年到1624年佇Pescadores 的戰鬥 ( chiàn-tàu ) 中 ( tiong ) 輸 ( su ) 予 ( hō͘ ) 明軍 ( Bêng-kun ) ,路尾 ( lō͘-bé ) 閣再 ( koh-chài ) 佇料羅灣 ( Liāu-lô-oan ) 海戰 ( Hái-chiàn ) 中輸 ( su ) 予 ( hō͘ ) 鄭成功 的老爸 ( lāu-pē ) ,鄭 ( Tēⁿ ) 芝龍 ( Chi-liông ) 。
鄭軍 ( Tīⁿ-kun ) 的準備 ( Chún-pī ) [ edit ]
1659年,佇攻擊 ( kong-kek ) 南京 ( Lâm-kiaⁿ ) 失敗 ( sit-pāi ) 以後 ( í-āu ) ,鄭成功感覺 ( kám-kak ) 清國 ( Chheng-kok ) 佇大陸 ( tāi-lio̍k ) 的統治已經 ( í-keng ) 真 ( chin ) 穩定 ( ún-tēng ) 矣 ( ah ) ,而且 ( jî-chhiáⁿ ) 伊的部隊需要 ( su-iàu ) 補給 ( pó͘-kip ) 佮 ( kah ) 人力 ( jîn-le̍k ) 。伊開始積極 ( chek-ke̍k ) 揣 ( chhē ) 適合 ( sek-ha̍p ) 做 ( chòe ) 伊本營 ( pún-iâⁿ ) 的所在 ( só͘-chāi ) 。無偌久 ( Bô-lōa-kú ) ,一个 ( chi̍t-ê ) 叫 ( kiò ) 何 ( Hô ) 斌 ( Pin ) 的佇荷蘭 台灣 做工 ( chòe-kang ) 的人,因為 ( in-ūi ) 欠數 ( khiàm-siàu ) ,走 ( cháu ) 去 ( khì ) 鄭成功佇廈門 ( Ē-mn̂g ) 的本營,對 ( tùi ) 伊獻上 ( hiàn-siōng ) 這張 ( chit-tiuⁿ ) 台灣的地圖 ( tē-tô͘ ) .[2]
荷蘭東 ( Tang ) 印度 ( Ìn-tō͘ ) 公司的準備 [ edit ]
到1632年,荷蘭人已經佇一个叫Tayoan (台灣,漢字 : 大員,佇現此時 ( hiān-chhú-sî ) 的臺南 ( Tâi-lâm ) 安平區 ( An-pêng-khu ) ) 的半島 ( poàn-tó ) 建立 ( kiàn-li̍p ) 伊的據點 ( kù-tiám ) ,佮臺灣島 ( Tâi-oân-tó ) 隔 ( keh ) 臺江 ( Tâi-kang ) 內海 ( Lāi-hái ) 對看 ( khòaⁿ ) 。荷蘭人的武裝 ( bú-chong ) 包括 ( pau-koat ) 兩 ( nn̄g ) 座 ( chō ) 海灣 ( hái-oan ) 邊仔 ( piⁿ-á ) 的城堡 ( siâⁿ-pó ) 。一个是有 ( ū ) 真濟 ( chin-chōe ) 層 ( chàn ) 壁堵 ( piah-tó͘ ) 的熱蘭遮 ( Jia̍t-lân-jia ) 城 (漢字: 熱蘭遮城),起 ( khí ) 佇海灣的入口 ( ji̍p-kháu ) ; 伊是荷蘭人主要 ( chú-iàu ) 的武裝。另外 ( Lēng-gōa ) 一 ( chi̍t ) 座是普羅民遮 ( Phó͘-lô-bîn-jia ) 城 (漢字: 普羅民遮城),一座佇海灣內 ( lāi ) 有壁堵的管理 ( koán-lí ) 用 ( ēng ) 建築 ( kiàn-tiok ) ,較細 ( khah-sòe ) 頭前 ( thâu-chêng ) 彼 ( hit ) 座。東印度公司 台灣總督 ( chóng-tok ) 揆一 ( Kûi-it ) ,佮 ( kah ) 1000人駐紮 ( chù-chat ) 佇熱蘭遮城; 伊的下司 ( ē-si ) Valentyn領導 ( léng-tō ) 500人守備 ( siú-pī ) 普羅民遮城。
戰鬥的過程
熱蘭遮城的投降
Hô-lân chèng-hú kah Tīⁿ Sêng-kong 1662 nî ê hô-iok. [3]
鄭成功佮伊的艦隊 ( lām-tūi ) 1661年3月23號對金門 ( Kim-mn̂g ) 出發 ( chhut-hoat ) 。伊的艦隊包括幾百 ( kúi-pah ) 隻 ( chiah ) 各種 ( kok-chióng ) 大細 ( tōa-sòe ) 的船 ( chûn ) ,船 ( chûn ) 頂 ( téng ) 有差不多 ( chha-put-to ) 2 5000人的兵 ( peng ) 佮水手 ( chúi-siú ) 。怹 ( In ) 隔轉工 ( keh-tńg-kang ) 到澎湖 ( Phîⁿ-ô͘ ) ,踮 ( tiàm ) 遐 ( hiah ) 駐紮淡薄仔 ( tām-po̍h-á ) 人守備,然後 ( jiân-āu ) 佇3月30號閣再起帆 ( khí-phâng ) 。艦隊佇4月2號到Tayoan,然後,毋捌 ( m̄-pat ) 予荷蘭人發現 ( hoat-hiān ) ,軁過 ( nǹg-kè ) 這條 ( chit-tiâu ) 淺 ( chhián ) 的水道 ( chúi-tō ) ,佇海灣內的鹿耳門 ( Lo̍k-ní-mn̂g ) (漢字: 鹿耳門,荷蘭語 ( gí ) : Lakjemuyse) 登陸 ( teng-lio̍k ) 。
鄭成功有充足 ( chhiong-chiok ) 的大管 ( tōa-kóng ) 佮軍火 ( kun-hé ) ,而且閣有 ( koh-ū ) 兩个 ( nn̄g-ê ) 會曉 ( ē-hiáu ) 用火銃 ( hé-chhèng ) 的,之前 ( chi-chêng ) 效忠 ( hāu-tiong ) 荷蘭的非洲裔 ( Hui-chiu-è ) 奴隸 ( lô͘-lē ) 。怹佇戰鬥中予荷蘭人損失 ( sún-sit ) 慘重 ( chhám-tiōng ) 。鄭成功的部隊穿 ( chhēng ) 鐵甲 ( thih-kah ) ,手 ( chhiú ) 內毋是 ( m̄-sī ) 攑 ( gia̍h ) 雙手 ( siang-chhiú ) 大劍 ( tōa-kiàm ) ,就是 ( tō-sī ) 一手攑盾 ( tún ) 一手攑劍 ( kiàm ) ,若無 ( nā-bô ) 就是用弓箭 ( keng-chìⁿ ) 的。劍兵 ( Kiàm-peng ) 是準備佇提 ( the̍h ) 盾的兵將 ( chiong ) 敵人 ( te̍k-jîn ) 防線 ( hông-sòaⁿ ) 拆開 ( thiah-khui ) (因為鄭成功無 ( bô ) 騎兵 ( khiâ-peng ) 所以 ( só͘-í ) 只好 ( chí-hó ) 按呢 ( án-ni ) 做) 以後對走去 ( cháu--khì ) 的敵軍 ( te̍k-kun ) 進行 ( chìn-hêng ) 堵塞 ( tó͘-sat ) 的。
攻擊部隊連鞭 ( liân-mi ) 開始圍 ( ûi ) 普羅民遮城城。 Valentyn完全 ( oân-choân ) 無準備,因為照講 ( chiàu-kóng ) 普羅民遮城有熱蘭遮城保護 ( pó-hō͘ ) 。面對 ( Bīn-tùi ) 有壓倒性 ( ap-tó-sèng ) 數量 ( sò͘-liōng ) 的敵軍, Valentyn只好佇4月4號投降 ( tâu-hâng ) 。 3日 ( ji̍t ) 以後,鄭成功開始包圍熱蘭遮城,而且派 ( phài ) 之前掠著 ( lia̍h-tio̍h ) 的荷蘭傳教士 ( thoân-kàu-sū ) 范無如區 ( Hoān-bû-jû-khu ) (漢字: 范無如區,荷蘭語 ( Hô-lân-gí ) : Antonius Hambroek) 入城 ( ji̍p-siâⁿ ) 去勸 ( khǹg ) 荷蘭人投降。范無如區入城後 ( āu ) 顛倒 ( tian-tò ) 要求 ( iau-kiû ) 荷蘭人莫 ( mài ) 投降,轉去 ( tńg-khì ) 鄭成功的營 ( iâⁿ ) 以後予怹處決 ( chhú-koat ) 。鄭成功叫伊的砲兵 ( phàu-peng ) 用28欉 ( châng ) 大管炸 ( chà ) 彼座 ( hit-chō ) 城堡。
鄭成功的艦隊開始大規模 ( tōa-kui-bô͘ ) 轟炸 ( hong-chà ) 城堡; 登陸部隊想欲 ( siūⁿ-beh ) 衝擊 ( chhiong-kek ) 城堡,但是 ( tān-sī ) 傷亡 ( siong-bông ) 慘重,只好退轉來 ( thè--tńg-lâi ) 。鄭成功因此 ( in-chhú ) 換 ( ōaⁿ ) 戰術 ( chiàn-su̍t ) ,包圍城堡毋 ( m̄ ) 進攻 ( chìn-kong ) 。 5月28號,圍城的消息 ( siau-sit ) 傳 ( thoân ) 去Batavia ,公司 決定派一支 ( chi̍t-ki ) 10條 ( tiâu ) 船佮700位 ( ūi ) 水手的艦隊將城堡奪倒來 ( toa̍t--tò-lâi ) 。這支 ( Chit-ki ) 艦隊7月5號到,然後佮鄭成功的艦隊有小規模 ( sió-kui-bô͘ ) 的對峙 ( tùi-sī ) 。
7月23號,兩爿 ( nn̄g-pêng ) 開始相拍 ( sio-phah ) 。荷蘭艦隊想欲衝出 ( chhiong-chhut ) 封鎖 ( hong-só ) ,但是予 ( hō͘ ) 鄭軍艦隊阻止 ( chó͘-chí ) 。這場 ( Chit-tiûⁿ ) 小 ( sió ) 規模 ( kui-bô͘ ) 的交戰 ( kau-chiàn ) 之後,荷蘭艦隊有兩隻 ( nn̄g-chiah ) 船沕 ( bi̍t ) 落去 ( lo̍h-khì ) 水底 ( chúi-té ) ,三隻 ( saⁿ-chiah ) 小船 ( sió-chûn ) 予人 ( hō͘-lâng ) 掠去 ( lia̍h-khì ) , 130人死亡 ( sí-bông ) ,只好撤退 ( thiat-thè ) 。 10月荷蘭人閣再試著 ( chhì-tio̍h ) 欲 ( beh ) 破壞 ( phò-hoāi ) 包圍,但是予圍城部隊擊退 ( kek-thè ) 。這場勝利 ( sèng-lī ) ,佮對予荷蘭人圍起 ( ûi-khì ) 的日耳曼 ( Ji̍t-ní-bān ) 雇傭 ( kò͘-iông ) 兵遐來 ( lâi ) 的城堡內士氣 ( sū-khì ) 低 ( kē ) 的消息鬥陣 ( tàu-tīn ) ,予鄭成功決定佇12月對城堡進行最後 ( chòe-āu ) 一擺 ( chi̍t-pái ) 失敗的攻擊。[9]
根據 ( Kun-kù ) 揆一佇圍城以後寫 ( siá ) 的為家己 ( ka-kī ) 辯護 ( piān-hō͘ ) 的記錄 ( kì-lio̍k ) ,佇1662年1月,一位 ( chi̍t-ūi ) 名 ( miâ ) 叫Hans Jurgen Radis的荷蘭背叛者 ( pōe-poān-chiá ) 對鄭成功提供 ( thê-kiong ) 了 ( liáu ) 這條按怎 ( án-chóaⁿ ) 對一个怹忽視 ( hut-sī ) 的碉堡 ( tiau-pó ) 來佔領 ( chiàm-niá ) 規个 ( kui-ê ) 城堡的真要害 ( iàu-hāi ) 的建議 ( kiàn-gī ) 。鄭成功聽 ( thiaⁿ ) 伊的建議,一工 ( chi̍t-kang ) 以後,彼个 ( hit-ê ) 碉堡予怹佔領。[9] 這條關於 ( koan-û ) 荷蘭背叛者的記錄干焦 ( kan-na ) 佇揆一的 ( ê ) 回憶錄 ( hôe-ek-lio̍k ) 中出現 ( chhut-hiān ) ,佇唐人 ( tn̂g-lâng ) 遮 ( chiah ) 揣無 ( chhē-bô ) 。
1662年1月12號,鄭成功的艦隊閣再開始轟炸, siâng時 ( sî ) 登陸的部隊準備閣再開始攻擊。因為補給愈 ( lú ) 來愈少 ( chió ) ,而且根本 ( kun-pún ) 無增援 ( cheng-oān ) 的希望 ( hi-bāng ) ,揆一最後升 ( seng ) 白旗 ( pe̍h-kî ) ,佮鄭成功參詳 ( chham-siông ) 投降的條件 ( tiâu-kiāⁿ ) 。 2月1號投降完成 ( oân-sêng ) ,賰的 ( chhun-ê ) 東印度公司 人員 ( jîn-oân ) 佇2月17號離開 ( lî-khui ) 台灣。所有 ( Só͘-ū ) 人攏 ( lóng ) 會當 ( ē-tàng ) 提着 ( the̍h-tio̍h ) 怹的財產 ( châi-sán ) 佮有夠 ( ū-kàu ) 的補給離開。
台灣原住民 ( Goân-chū-bîn ) [ edit ]
佇1652年郭 ( Koeh ) 懷一 ( Hoâi-it ) 事件 ( Sū-kiāⁿ ) (漢字: 郭懷一事件) 中共 ( kā ) 荷蘭人 ( Hô-lân-lâng ) 鬥相共 ( tàu-saⁿ-kāng ) 拍 ( phah ) 唐人的台灣原住民 部落 ( pō͘-lo̍k ) 這擺 ( chit-pái ) 顛倒佮鄭成功鬥陣拍荷蘭人矣 ( lâng--ah ) 。[11] Sinkan 人佇鄭成功對怹提供保護以後加入 ( ka-ji̍p ) 鄭軍,佇處決荷蘭人時刣頭 ( thâi-thâu ) 。佇1661年5月17號,前線 ( Chiân-sòaⁿ ) 的平埔族 ( Pêⁿ-po͘-cho̍k ) 佮高山族 ( Ko-soaⁿ-cho̍k ) 嘛 ( mā ) 投降鄭軍。為慶祝 ( khèng-chiok ) 怹不再 ( put-chài ) 需要接受 ( chiap-siū ) 荷蘭人的教育 ( kàu-io̍k ) ,怹去掠 ( lia̍h ) 荷蘭人,刣 ( thâi ) 怹的頭 ( thâu ) ,而且將怹的基督教 ( ki-tok-kàu ) 教冊 ( kà-chheh ) 挕捒 ( hìⁿ-sak ) 。[12]
結果 ( Kiat-kó ) [ edit ]
鄭成功佮荷蘭代表的銅像,佇 赤坎樓 ,也就是普羅民遮城 (漢字: 普羅民遮城)
到Jakarta以後,揆一予人關 ( koaiⁿ ) 入去 ( ji̍p-khì ) 監牢 ( kaⁿ-lô ) 內底 ( lāi-tóe ) 3年,因為失去 ( sit-khì ) 據點佮珍貴 ( tin-kùi ) 物件 ( mi̍h-kiāⁿ ) 予人相告 ( sio-kò ) 叛國罪 ( poān-kok-chōe ) 。結果伊予人赦免 ( sià-bián ) ,毋過 ( m̄-koh ) 流放 ( liû-hòng ) 去 ( khì ) Banda群島 ( kûn-tó ) 上 ( siōng ) 東方 ( tang-hong ) 的Rosengain 島 ( tó ) 。最後因為怹家族 ( ka-cho̍k ) 佮朋友 ( pêng-iú ) 強力 ( kiông-le̍k ) 遊說 ( iû-soeh ) ,伊佇1674年予人釋放 ( sek-hòng ) 。 1675年伊出版 ( chhut-pán ) 了一本 ( chi̍t-pún ) 叫遺失 ( Ûi-sit ) 的台灣 (荷蘭語 : 't Verwaerloosde Formosa) 的冊 ( chheh ) 。佇冊內 ( chheh-lāi ) 伊為家己佇台灣的行為 ( hêng-ûi ) 辯護,責備 ( chek-pī ) 公司 忽視伊需要援助 ( oān-chō͘ ) 的請求 ( chhéng-kiû ) 。
失去佇台灣的據點以後,東印度公司 有真濟擺 ( chin-chōe-pái ) 想欲重新 ( tiông-sin ) 佔領熱蘭遮城,甚至 ( sīm-chì ) 佮清國 聯盟 ( liân-bêng ) 來佮鄭軍艦隊相拍。伊佔領北 ( pak ) 台灣的雞籠 ( Ke-lang ) ,但是因為物資 ( bu̍t-chu ) 運輸 ( ūn-su ) 困難 ( khùn-lân ) ,而且清國艦隊佇鄭軍老練 ( láu-liān ) 的水手遐失敗真濟斗 ( chin-chōe-táu ) ,只好放棄 ( hòng-khì ) 這个 ( chit-ê ) 所在。
荷蘭監囚 ( Kaⁿ-siû ) [ edit ]
1635 nî 熱蘭遮城 的位圖。來自荷蘭Hague國家檔案館。
圍城時鄭軍將荷蘭查某人 ( cha-bó͘-lâng ) 佮囡仔 ( gín-á ) 關入去 ( koaiⁿ-ji̍p-khì ) 監牢。荷蘭傳教士范無如區 ,怹某 ( bó͘ ) 佮怹兩个查某囝 ( cha-bó͘-kiáⁿ ) 就 ( tō ) 佇其中 ( kî-tiong ) 。鄭成功派范無如區去熱蘭遮城,要求伊去說服 ( soeh-ho̍k ) 荷蘭人投降,若無就佇伊轉來 ( tńg-lâi ) 時陣 ( sî-chūn ) 將伊刣死 ( thâi-sí ) 。范無如區入去這座 ( chit-chō ) 有伊另外兩个查某囝的城堡,叫怹莫投降,然後轉去鄭成功的營 ( iâⁿ ) 。伊予鄭成功刣頭,而且佇鄭軍內底有謠言 ( iâu-giân ) 講荷蘭人鼓勵 ( kó͘-lē ) 台灣原住民刣唐人,所以為了 ( ūi-liáu ) 報冤 ( pò-oan ) ,鄭成功命令 ( bēng-lēng ) 大規模刣監牢中的荷蘭查埔人 ( ta-po͘-lâng ) 。賰的荷蘭查某人佮囡仔關做監囚。有謠言講鄭成功娶 ( chhōa ) 范無如區的細漢 ( sòe-hàn ) 查某囝做細姨 ( sòe-î ) [13] [14] [15] ,而且荷蘭查某人攏賣 ( bōe ) 予鄭軍的兵,娶做某。荷蘭城堡的日記 ( ji̍t-kì ) 就有講 "上好 ( siōng-hó ) 的 (查某 ( cha-bó͘ ) ) 留 ( lâu ) 予長官 ( tiúⁿ-koaⁿ ) ,賰的賣 ( bōe ) 予兵 ( peng ) "。
相關 ( Siong-koan ) 詞條 ( sû-tiâu ) [ edit ]
參照 ( Chham-chiàu ) [ edit ]
書誌 ( Su-chì ) [ edit ]
注跤 ( Chù-kha ) [ edit ]
↑ 盧建榮 (1999). 入侵台灣:烽火家國四百年 (ēng 華語). Taipei: 麥田出版. ISBN 957708916X .
↑ Andrade (2008) , §15.
↑ 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koxinga.htm
↑ 9.0 9.1 Andrade (2008) .
↑ Covell, Ralph R. (1998). Pentecost of the Hills in Taiwan: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illustrated pán.). Hope Publishing House. pp. 96–97. ISBN 0932727905 . December 10, 2014 khòaⁿ--ê .
↑ Hsin-Hui, Chiu (2008). The Colonial 'civilizing Process' in Dutch Formosa: 1624 - 1662 . Volume 10 of TANAP monographs on the history of the Asian-European interaction (illustrated pán.). BRILL. p. 222. ISBN 900416507X . December 10, 2014 khòaⁿ--ê .
↑ Moffett, Samuel H. (1998).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1500-1900 . Bishop Henry McNeal Turner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n Black Religion Series. Volume 2 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1500-1900. Volume 2 (2, illustrated, reprint pán.). Orbis Books. p. 222. ISBN 1570754500 . December 10, 2014 khòaⁿ--ê .
↑ Moffett, Samuel H. (2005).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Asia, Volume 2 (2 pán.). Orbis Books. p. 222. ISBN 1570754500 . December 10, 2014 khòaⁿ--ê .
↑ Free China Review, Volume 11 . W.Y. Tsao. 1961. p. 54. December 10, 2014 khòaⁿ--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