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m-chúi-khu

From Lohankha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淡水區
淡水區
對 淡水河 中央看Tāmchúi區,背景有 臺北101
淡水河 中央看Tāmchúi區,背景有 臺北101
淡水區 ê ìn-á
印仔
淡水佇 新北市 的位置 ê uī-tì
淡水佇 新北市 的位置 ê uī-tì
淡水佇 新北市 的位置
經緯度: 25°10′N 121°25′E / 25.167°N 121.417°E / 25.167; 121.417
國家  台灣
直轄市 新北市
政府
 - 區長 霧宗仁 (巫宗仁)
面積
 - 攏總 70.6565 km2
人口 (2022年2月)
 - 攏總 185,077 人
 - 戶口 185,077
時區 國家標準時間 (UTC+8)
由編號碼 251
網站 https://www.tamsui.ntpc.gov.tw/
淡水/陳澄波

淡水區 (Tām-chúi-khu) (ia̍h)淡水區 (Tām-súi-khu) (漢字: 淡水區) ()台灣 (Tâi-oân)新北市 (Sin-pak-chhī)下跤 (ē-kha) (ê)一个 (chi̍t-ê)市核區 (chhī-ha̍t-khu)淡水 (Tām-chúi)古早 (kó͘-chá) (kiò)滬尾 (Hō͘-bóe) (漢字: 滬尾)。滬尾是 (àn)南島話 (Lâm-tó-ōe) (Ketagalan (cho̍k)??) Hoba轉音 (chóan-im)來的 (lâi-ê)本意 (pún-ì)是 "溪口 (khe-kháu)" 的意思 (ì-sù)

西班牙 (Se-pan-gâ) (lâng) ()滬尾號做 (hō-chò)Casidor (華語 (Hôa-gí): 卡百多爾),淡水河 (Tām-chúi-hô)叫Kimalon (華語?: 契馬諾)。 (In) (tiàm) (hia) (khí) (Sèng)Domingo (Siâⁿ)

歷史 (Le̍k-sú)[edit]

淡水區行政區 (hêng-chèng-khu)沿革 (iân-kek)
年份 (Nî-hūn) 行政區
1909~1912 臺北廳 (Tâi-pak-thiaⁿ)滬尾支廳 (Hō͘-bóe-chi-thiaⁿ)
1912~1920 臺北廳淡水支廳 (Tām-chúi-chi-thiaⁿ)
1920~1945 台北州 (Tâi-pak-chiu)臺北郡 (Tâi-pak-kūn)臺北家 (Tâi-pak-ke)
1945~1950 臺北 (Tâi-pak)koān淡水區淡水鎮 (Tām-chúi-tìn)
1950~2010 臺北縣 (Tâi-pak-koān)Tām水鎮 (chúi-tìn)
2010到今 (kàu-taⁿ) 新北市淡水區

地理 (Tē-lí)[edit]

水文 (Chúi-bûn)[edit]

淡水區位置 (ūi-tì)淡水河溪口, ()對面 (tùi-bīn)八里區 (Pat-lí-khu)除了 (Tû-liáu)淡水河以外 (í-gōa),淡水區境內 (kéng-lāi) (koh) (ū)大屯 (Tōa-tūn)火山群 (Hóe-soaⁿ-kûn)溪仔 (khe-á)其中 (kî-tiong)樹梅坑溪 (Chhiū-mûi-kheⁿ-khe) (樹梅坑溪),高厝溪 (Ko-chhù-khe) (高厝溪),八勢溪 (Pat-sì-khe) (八勢溪),竿蓁林 (Koaⁿ-chin-nâ) (竿蓁林溪),黃高溪 (N̂g-ko-khe) (黃高溪),鼻頭溪 (Phīⁿ-thâu-khe) (鼻頭溪),淡水溪 (Tām-chúi-khe) (淡水溪), (kap)米粉寮溪 (Bí-hún-liâu-khe) (米粉寮溪) 等等 (téng-téng) (ǹg) (lâm)注入 (chù-ji̍p)淡水河; a公司田溪 (Kong-si-chhân-khe) (公司田溪),圭柔山溪 (Kui-jiû-san-khe) (圭柔山溪),興化店溪 (Heng-hòa-tiàm-khe) (興化店溪),周仔溪 (Chiu-á-khe) (洲子溪)), (菲搖溪 (Hui-iô-khe) (灰磘溪) 佮大屯溪 (Tōa-tūn-khe) (大屯溪) 等等是向西 (sai)直接 (ti̍t-chiap)注入台灣海峽 (Hái-kiap)

淡水河是台灣北部 (pak-pō͘) (siōng) (tōa) (tiâu) (khe)主流 (chú-liû)腸肚 (tn̂g-tō͘)158.70公里 (kong-lí),是 (choân)臺灣 (Tâi-oân) ()3 (tn̂g)的溪; 流域 (liû-he̍k)面積 (bīn-chek)2,726.00平方 (pêng-hong)公里 () (pâi)全臺灣第3 (miâ)

氣候 (Khì-hāu)[edit]

氣候資料: 淡水 (平均資料1991~2020,極端資料1942~2021; 更新中)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平均
記錄高溫 °C (°F) 28.4 29 31.9 33.6 35.8 37.3 38.8 38.5 37.4 35.8 32.8 30.5 Pang-bô͘:Max/27
平均高溫 °C (°F) 18.8 19.3 21.6 25.4 28.8 31.3 33.3 33.1 30.9 27.1 24.4 20.6 26.2
日平均 °C (°F) 15.4 15.7 17.7 21.4 24.7 27.3 29.0 28.7 26.9 23.6 21.0 17.3 22.4
平均低溫 °C (°F) 12.7 13.0 14.7 18.3 21.6 24.2 25.7 25.5 23.8 20.9 18.3 14.6 19.4
記錄低溫 °C (°F) 2.3 3.2 3.1 6.7 13.4 15.4 20.4 19.6 15.5 10.6 7.6 4.2 Pang-bô͘:Min/27
Rainfall mm (in) 105.9 148 153.4 157.6 239.8 257.4 119.8 218.3 290.1 165.8 104.2 112.4 2,072.7

Pang-bô͘:Infobox weather/oneline

平均落予日數 (≥ 0.1 mm) 13.9 13.8 15.2 13.6 12.6 12.2 8.3 10.9 11.8 12.3 12.4 12.5 149.5
日照時數 83.1 80.4 92.7 105.9 135.6 155.9 226.9 208.6 171.7 127.5 101.9 84.1
Source: [1]

政治 (Chèng-tī)[edit]

首長 (Siú-tiúⁿ)[edit]

街長 (Ke-tiúⁿ)[edit]

(Jīm) 名姓 (Miâ-sèⁿ) 就任 (Chiū-jīm)日期 (ji̍t-kî) 卸任 (Sià-jīm)日期 備註 (Pī-chù)
白話字 (Pe̍h-ōe-jī)/Kana 漢字 (Hàn-jī)
1 (Âng)以南 (Í-lâm) 洪以南 1920 1924
2 (Ngô͘)婦輕 (Hū-kheng) 吳輔卿 1925 1925
3 (Lûi)俊神 (Chùn-sîn) 雷俊臣 1926 1929
4 Tada Ēkichi 多田榮吉 1930 1933
5 武田駒吉 1933 1934
6 鳥井勝治 1934 1937
7 中原薰 1938 1940
8 小副川猛 1941 1945
名姓 正東 (Chèng-tong) 就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白話字 漢字
(Tō͘)黎水 (Lê-chuí) 杜麗水 中國國民黨 1946-01-23 1946-11-26
1 杜黎水 杜麗水 中國國民黨 1946-11-26 1948-05-31 幹接 (kàn-chiap)選舉 (soán-kí)
2 ()永分 (Éng-hun) 李永熏 中國國民黨 1948-06-01 1948-12-31
3 李永分 李永熏 中國國民黨 1949-01-01 1949-06-30
4 家齊 (Ka-chê) 杜家齊 中國國民黨 1949-07-01 1951-02-28
5 目營 (Bo̍k-êng) 李木榮 中國國民黨 1964-01-10 1964-02-29 縣政府 (Koān-chèng-hú)指派 (chí-phài)

民選 (Bîn-soán)鎮長 (Tìn-tiúⁿ) (1951~2010)[1][edit]

(Kài) 名姓 正東 就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白話字 漢字
1 (Ông)慶賢 (Khèng-hiân) 王慶賢 1951-07-01 1953-07-30
2 (Tīⁿ)永富 (Éng-hù) 鄭永富 1953-08-16 1956-08-15
3 鄭永富 鄭永富 1956-08-16 1960-01-15
4 (Tân)根旺 (Kun-ōng) 陳根旺 1960-01-16 1964-01-10 轉任 (choán-jīm)亂會 (Loān-hōe)總幹事 (chóng-kàn-sū)
大里 (Tāi-lí) (Sēng)行之 (Hêng-chi) 盛衡梔 1964-01-10 1964-02-29 縣政府指派
5 鄭永富 鄭永富 1964-03-01 1968-02-29
6 鄭永富 鄭永富 1968-03-01 1973-03-31
7 陳根旺 陳根旺 1973-04-01 1977-12-30
8 陳根旺 陳根旺 1977-12-31 1982-02-28
9 文德 (Bûn-tek) 李文德 中國國民黨 1982-03-01 1986-02-28
10 李文德 李文德 中國國民黨 1986-03-01 1990-02-28
11 俊哲 (Chùn-tiat) 陳俊哲 中國國民黨 1990-03-01 1994-02-28
12 陳俊哲 陳俊哲 中國國民黨 1994-03-01 1996-07-27
大里 (Lô͘)慶中 (Khèng-tiong) 盧慶忠 1996-07-27 1998-02-28 縣政府指派
13 (Koeh)哲道 (Tiat-tō) 郭哲道 民主進步黨 1998-03-01 2002-02-28
14 郭哲道 郭哲道 民主進步黨 2002-03-01 2005-02-28
15 (Chhòa)葉偉 (Hio̍h-úi) 蔡葉偉 中國國民黨 2006-03-01 2010-12-24
區長 (Khu-tiúⁿ) (2010到今)
名姓 黨籍 (Tóng-che̍k) 就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白話字 漢字
1 蔡葉偉 蔡葉偉 中國國民黨 2010-12-25 2014-12-24 改制 (kái-chè) (āu)續任 (sio̍k-jīm)
2 ()宗仁 (Chong-jîn) 巫宗仁 () 2014-12-25 現任 (hiān-jīm)

政府 (Chèng-hú)[edit]

淡水區公所 (Kong-só͘)新北市政府 ()淡水區的派出 (phài-chhut)單位 (tan-ūi),佇中華 (Tiong-hôa)民國 (Bîn-kok)地方 (tē-hng)政府架構 (kè-kò͘)來短 (lāi-té) (i)市政府 (chhī-chèng-hú)區政 (khu-chèng) (hip)hêngk伊關 (i-koan)等頭 (téng-thâu)業務 (gia̍p-bū)幹獨 (kàn-to̍k)機關 (ki-koan)新北市政府。 Kh市長 (chhī-tiúⁿ)任命 (jīm-bēng)任期 (jīm-kî)保障 (pó-chiong)。區長佮主任 (chú-jīm)祕書 (pì-su)手會 (chhiú-ē),有 (siat)5 (ê) (khò), 4个 (sek)攏總 (lóng-chóng)9个內部 (lāi-pō͘)單位.[2]

行政區[edit]

(Taⁿ)淡水區下底 (ē-té)攏總有 (ha̍t)42个 ().[3][4]

  • (八勢里),大庄 (Tōa-chng) (大庄),中和 (Tiong-hô) (中和),中興 (Tiong-heng) (中興),屯山 (Tūn-soaⁿ) (屯山),文化 (Bûn-hòa) (文化),水源 (Chúi-goân) (水源),水碓 (Chúi-tùi) (水碓),北投 (Pak-tâu) (北投),北新 (Pak-sin) (北新),正德 (Chèng-tek)(正德),民生 (Bîn-seng) (民生),民安 (Bîn-an) (民安),民權 (Bîn-khoân) (民權),永吉 (Éng-kiat) (永吉),竹圍 (Tek-ûi) (竹圍),沙崙 (Soa-lūn) (沙崙),協元 (Hia̍p-goân) (協元),坪頂 (Pêⁿ-téng) (坪頂),幸福 (Hēng-hok) (幸福),忠山 (Tiong-san) (忠山),忠寮 (Tiong-liâu) (忠寮),油車 (Iû-chhia) (油車),長庚 (Tiông-kiⁿ) (長庚),竿蓁 (Koaⁿ-chin) (竿蓁),崁頂 (Khàm-téng) (崁頂),草東 (Chháu-tong) (草東),埤島 (Pi-tó) (埤島), (清文里),新民 (Sin-bîn) (新民里),新生 (Sin-seng) (新生里),新春 (Sin-chhun) (新春),新義 (Sin-gī) (新義),新興 (Sin-heng) (新興里),義山 (Gī-san) (義山),福德 (Hok-tek) (福德),賢孝 (Hiân-hàu) (賢孝),鄧公 (Tēng-kong) (鄧公),學府 (Ha̍k-hú) (學府),樹興 (Chhiū-heng) (樹興),興仁 (Heng-jîn) (興仁),番薯 (Han-chî) (蕃薯)

區劃 (Khu-e̍k)立法 (li̍p-hoat)委員 (úi-oân)[edit]

交通 (Kau-thong)[edit]

程置笠淡水站客運月台的淡水區免費公車

捷運 (Chia̍t-ūn)[edit]

台北 (Tâi-pak)捷運
新北 (Sin-pak)捷運

機場 (Ki-tiûⁿ)[edit]

淡水水上 (Chúi-siōng)機場 (廢止 (hùi-chí))

水運 (Chúi-ūn)[edit]

淡水 — 八里 (Pat-lí)
關渡 (Kan-tāu) — 淡水 — 漁人碼頭

公路 (Kong-lō͘)[edit]

到約 (Kàu-iok)[edit]

大專 (Tāi-choan)院校 (īⁿ-hāu)[edit]

高級 (Ko-kip)中等 (Tiong-téng)學校 (Ha̍k-hāu)[edit]

國民 (Kok-bîn)中學[edit]

  • 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淡水國民中學)
  • 新北市淡水區正德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正德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附設 (Hū-siat)國中部 (Kok-tiong-pō͘)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新北市淡水區正德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正德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sió-ha̍k)[edit]

  • 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文化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文化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中泰 (Tiong-thài)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中泰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屯山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屯山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育英 (Io̍k-eng)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育英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新市 (Sin-chhī)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新市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行仁 (Hêng-jîn)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興仁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天生 (Thian-seng)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天生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竹圍' 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竹圍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坪頂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坪頂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忠山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忠山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新興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新興國民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鄧公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鄧公國民小學)
  •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附設純德 (Sûn-tek)小學 (新北市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附設純德小學)
  • 新北市淡水區國民小學 (新北市淡水區淡海國民小學)(建設中)

終身 (Chiong-sin)學習 (ha̍k-si̍p)[edit]

  • 美國 (Bí-kok)基督教 (Ki-tok-kàu)校力會 (Hāu-le̍k-hōe)基督 (Ki-tok)書院 (Su-īⁿ) (美國基督教効力會基督書院): (goân)關渡基督書院 (關渡基督書院)
  • 淡水社區 (Siā-khu)大學 (淡水社區大學)

參考 (Chham-khó)資料 (chu-liāu)[edit]

  1. http://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6%B7%A1% (E)6%B0%B4%下9%8E%AE%E9%95%B7
  2. "公所簡介-行政組織" (ēng Hôa-gí).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 Goân-pún bāng-ia̍h Pó-chûn tī 2022-01-04. 2021-09-26 khòaⁿ--ê. 
  3. 吳明勇 (pian.). "第壹篇 沿革志" (PDF) (ēng Hôa-gí). pp. 83–84. 2019年7月12日 khòaⁿ--ê. 附表 17:2010 年 12 月淡水鎮各里人口統計表{...}42 
  4. "107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ēng Hôa-gí).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goân-loē-iông tī 2019年7月12日 hőng khó͘-pih. 2019年7月12日 khòaⁿ--ê. 中和里 屯山里 賢孝里 興仁里 蕃薯里 義山里 忠山里 崁頂里 埤島里 新興里 水碓里 北投里 水源里 忠寮里 樹興里 坪頂里 福德里 竹圍里 民生里 八勢里 竿蓁里 鄧公里 中興里 長庚里 清文里 草東里 協元里 永吉里 民安里 新生里 文化里 油車里 沙崙里 新義里 新春里 新民里 正德里 北新里 民權里 幸福里 學府里 大庄里 

外部 (Gōa-pō͘)連結 (liân-kiat)[edit]

Wikimedia Commons等的相關檔案: Tam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