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í-oán

Lohankhapedia (自由的百科全書) 欲共你講..。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1909年9月的第2卷第9號。

語苑 (Gí-oán) ( () 語苑goen) ()台灣 (Tâi-oân) ()1908 ()4 (goe̍h)開始 (khai-sí)發行 (hoat-hêng) (ê) (chi̍t) (pō͘)語學 (gí-ha̍k) (語學) 雜誌 (cha̍p-chì)[1]。雜誌的編輯 (pian-chi̍p) (kiam)發行者 (hoat-hêng-chiá)台灣語 (Tâi-oân-gí)通信 (Thong-sìn)研究會 (Gián-kiù-hōe)。研究會是彼當時 (hit-tong-sî)高等 (Ko-téng)法院 (Hoat-īⁿ) (só͘) (siat)主要 (chú-iàu)參語 (chham-gú) (lâng)法院通譯 (thong-e̍k)

內容 (Lōe-iông)[修改]

語苑 (Gú-oán)的內容包括 (pau-koat)台灣話 (Tâi-oân-ōe)日本話 (Ji̍t-pún-ōe)業務 (gia̍p-bū)對話 (tùi-ōa)教學 (kà-ha̍k) (tùi)臺灣畫 (Tâi-oan-ōe)研究 (gián-kiù)或者 (he̍k-chiá)討論 (thó-lūn) (ia̍h) (ū)西洋 (Se-iûⁿ)或者傳統 (thoân-thóng)漢文 (Hàn-bûn)故事 (kò͘-sū)的臺灣畫版本 (pán-pún) (koh)語文 (gí-bûn)問題 (būn-tê)議論 (gī-lūn)一般 (It-poaⁿ) (ēng)漢字 (Hàn-jī)配合 (phòe-ha̍p)台灣語Kana (lâi)書寫 (su-siá)另外 (Lēng-goā)有的 (ū-ê)文章 (bûn-chiong)是漢文。

歷史 (Le̍k-sú)[修改]

佇台灣語通信研究會的會則 (hōe-chek) (會則) (lāi),有 (tēng) ()個月 (kò-goe̍h)1 (hôe)的雜誌發行。語苑的工作者 (kang-chok-chiá)主要是當時 (tong-sî)法院通譯專門 (choan-bûn) (phài)佇語苑的人, (chiàu)1909年5月 ()資料 (chu-liāu),有21 (ê).[2]

1938年11月開始,語苑 (piàn) (chò)差不多 (chha-put-to)原全 (goân-choân) (lóng)警察 (kéng-chhat)用語 (iōng-gí) (téng)專門佇警察需要 (su-iàu)講習 (káng-si̍p)資料。 1941年, (siū) (tio̍h)國語 (kok-gí)普及 (phó͘-ki̍p)政策 (chèng-chhek)轟響 (eng-hióng),語苑停止 (thêng-chí)出版 (chhut-pán) (Kàu)11月,研究會 (kái)發行警察語學 (Gú-ha̍k)講習資料 (警察語學講習資料).[3]

註解 (Chù-kái)[修改]

參照 (Chham-chiàu)[修改]

  1. 裏川大無. "臺灣雜誌興亡史 (三)". 臺灣時報 (1935-04). 
  2. 岡本真希子 (2012). "日本統治前半期台湾の官僚組織における通訳育成と雑誌『語苑』 : 1910-1920年代を中心に". 社会科学. 同志社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42 (2–3). 
  3. 岡本真希子 (2013). "「国語」普及政策下台湾の官僚組織における通訳育成と雑誌『語苑』 : 1930-1940年代を中心に". 社会科学. 同志社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42 (4). 

其他 (Kî-tha)研究資料[修改]

相關 (Siong-koan)[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