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ng-san Ko-sok-kong-lō͘
(對 Tiong-san ko-sok kong-lō͘ 轉來)
台灣國道 國道一號 | |
---|---|
![]() | |
路線圖 | |
![]() | |
基本資料 | |
偏名 | 中山高速公路 |
最近通車 | 2018年11月30號 |
通車長度 | 374.3 km |
數限 |
上權60~110 km/h 上街0~60 km/hkm/h |
氣點 |
![]() |
終點 |
![]() |
舊編號 | 省道台5甲線(MacArthur公路)(1964 年至 1977 年) |
相關設施 | |
高柔道 | 86 (包括高架橋) |
服務區 | 中壢、烏扣、泰安、西螺、新營 、壬德 |
收費站 | 專線eTag電子收費. |
主要結點 | |
這積單位 | |
交通部高速公路腳 | |
台灣公路:國、省、縣、市、鄉、區、專、俗名 |
歷史 [修改]
- 1964
年 5月 2號 ,北基 新路 (北基新路)員工 ,委 基隆港 校二路 起頭 ,黏 到 臺北市 南京 東 路 五段 尾 的銃氣橋 ,號做 MacArthur公路 ,編號 是省道 台 5佮 線 。 - 1970年
時任 行政院 國際 經濟 合做 發展 委員會 主任 委員 蔣 經國 子道 通過 南北向 高速公路開發案 。- 6月8號,中華民國
交通部 成立 交通部臺灣區 高速公路工程腳 ,開始 歸話 南北向高速公路。
- 1971年8月14號,南北向高速公路
動土 。 - 1978年10月31號,中山高速公路
全線 通車 ; 全線速限 100 km/h,毋過 五甲 交流道 以 南 速限80km/h。 - 1979年4月19號,行政院
核定 共 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號名 左 中山高速公路.[1] - 1997年,
汐止 五股 高架橋 全線通車。 - 2006年2月10號,
電子 道路 收費 系統 (ETC)啟用 。 - 2013年4月20號,五股
楊梅 高架橋全線通車。
外部 連結 [修改]
|
- ↑ 〈南北高速公路 定名中山高速公路〉,《聯合報》,1979年4月2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