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 Teng-hui

Lohankhapedia (自由的百科全書) 欲共你講..。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李登輝
李登輝
tóng-àn:李登輝總統.jpg
第7, 8, 9任中華民國總統
Jīm-kî
1988年1月13日 – 2000年5月20日
副總統 李元簇
連戰
前任 蔣經國
繼任 陳水扁
第2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
Jīm-kî
1988年7月27日 – 2000年3月24日
前任 蔣經國
繼任 連戰
第7任中華民國副總統
Jīm-kî
1984年5月20日 – 1988年1月13日
總統 蔣經國
前任 謝東閔
繼任 李元簇
個人資訊
出世 1923 年1月15日(1923-01-15)
日本的旗仔日本領台灣台北州淡水郡三芝庄
(今屬  台灣新北市三芝區)
過身 2020 年 7 月 30 日 (Lua 錯誤 於第80行的package.lua中:module 'Module:Date' not found。歲)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台灣臺北市北投區臺北榮民總病院
政黨 中國國民黨 (1971-2001)
母校 京都帝國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
Iowa州立大學
Cornell大學

()登輝 (Teng-hui) (李登輝,1923年 1月15日 – 2020年  7月30日),出世 (chhut-sì) () (taⁿ)台灣 (Tâi-ôan)新北市 (Sin-pak-chhī)三芝區 (Sam-chi-khu) (I) ()中華 (Tiong-hôa)民國 (Bîn-kok)第一 (tē-it) (ūi)民選 (bîn-sóan) (ê)總統 (chóng-thóng)以早 (Í-chá)日本 (Ji̍t-pún) (miâ)號做 (hō-chòe) "Iwasato Masao" (岩里政男)。

公元 (Kong-gôan)1944 ()1 (go̍eh)當檔 (tng-tong)少年 (siàu-liân)的李登輝佇日本京都 (Kiaⁿ-to͘)帝國 (Tè-kok)大學 (Tāi-ha̍k)入伍 (ji̍p-ngó͘)做兵 (Chò-peng)中間 (tiong-kan),伊可條 (khó-tiâu)日本Chiba高射炮 (Ko-siā-phàu)學校 (Ha̍k-hāu) (千葉高射炮學校), siâng年度 (nî-tō͘)8月19 ()李先 (Lí--sian)晉升 (chìn-seng) (ūi)陸軍 (lio̍k-kun)數位 (siàu-ūi)了後 (liáu-āu)拈麵 (liam-mī)臺灣 (Tâi-ôan)供融 (Kiong-hiông)退伍 (thè-ngó͘)

量其約 (Liōng-kî-iok)佇1972年,李登輝得著 (tit-tio̍h)國民黨 (Kok-bîn-tóng)財經 (chhâi-keng)領域 (léng-he̍k)排祉 (pâi-chí) (lâng)牽成 (khan-sêng)加入 (ka-ji̍p)KBT,此去 (chhú-khì)一直 (it-ti̍t)得著 (Chiúⁿ)經國 (Keng-kok)器重 (khì-tiōng) (bat)做過 (chò-kòe) "行政院 (hêng-chèng-īⁿ)政務 (chèng-bū)委員 (úi-ôan)" , "臺北 (Tâi-pak)市長 (chhī-tiúⁿ)", "台灣省 (Tâi-ôan-séng)主席 (chú-se̍k)" , "中華民國副總統 (hù-chóng-thóng)" 等等 (téng-téng)官銜 (koaⁿ-hâm) (官衔)。到甲 (Kàu-kah)蔣經國過身 (kòe-sin)了後,李登輝接任 (chiap-jīm)總統, (koh) (kiam)執政長 (chip-chèng-tiúⁿ)攏總 (lóng-chóng)12年 (hiah)ni̍h ()

李登輝 (chāi) (jīm)初期 (chho͘-kî)支持 (chi-chhî)中國 (Tiong-kok)統一 (thóng-it)毋過 (m̄-koh)後來 (āu--lâi)兩岸 (lióng-hōaⁿ)互相 (hō͘-siong)之間 (chi-kan)信任 (sìn-jīm)程度 (thêng-tō͘) () (kàu) (ah)民間 (bîn-kan)不時 (put-sî)出現 (chhut-hiān)一寡 (chi̍t-kóa) (chhat)事件 (sū-kiāⁿ)無得著圓滿 (ôan-bóan)解決 (kái-koat)到甲 (kaù-kah)卸任 (sià-jīm)最後 (chòe-āu)1年,李登輝竟然 (kèng-jiân) (soah) (lâi)表態 (piáu-thāi) (kóng)兩岸關係 (koan-hē)是 "特殊 (te̍k-sû) (kok) (í) (ê)關係" (兩國論 (Lióng-kok-lūn))。 2000年,總統選舉 (soán-kí), KBT式離 (sit-lī),李登輝為擔起 (taⁿ-khí)責任 (chek-jīm)辭去 (sî-khì)黨主席 (tóng-chú-se̍k)職務 (chit-bū)並且 (pēng-chhiáⁿ) (kāng)年度5月,也就是 (iā-tio̍h-sī)總統任期 (jīm-kî)屆滿 (kài-móa)卸任過後 (kòe-āu)公開 (kong-khai)主張 (chú-tiuⁿ)台灣獨立 (to̍k-li̍p)成做 (chiâⁿ-chòe)台灣 (Tâi-oân)獨立運動 (ūn-tōng)實際 (si̍t-chè)領導人 (léng-tō-lâng)之一 (chi-it)半年 (Pòaⁿ-nî) (āu)李登輝 (Lí-Teng-hui)著手 (tio̍h-chhiú)創立 (chhòng-li̍p)1个新的 (sin--ê)政黨 (chèng-tóng): 台灣團結 (Thoân-kiat)聯盟 (Liân-bêng) (台聯黨 (Tâi-Liân-Tóng)),成做這个 (chit-ê)政黨的精神 (cheng-sîn)領袖 (léng-siù)

台灣團結 (Thôan-kiat)聯盟主張建立 (kiàn-li̍p)台灣人 (Tâi-ôan-lâng)台灣共和國 (Kiōng-hô-kok)唱義 (chhiàng-gī) "台灣正名 (chiàⁿ-miâ)" 的運動。 2004年進前 (chìn-chêng) (to̍h)已經 (í-keng) (hām)KBT髓佮 (chhé-kah)二二二 (lī-lī-lī)的李登輝,又閣 (iū-koh) (kiâⁿ)出來 (chhut-lâi)下力 (hē-la̍t) (thīn)民進黨 (Bîn-Chìn-Tóng)候選人 (hāu-sóan-jîn) (Tân)水扁 (Chúi-píⁿ),伊呼約 (ho͘-iok)社會 (siā-hōe)各界 (kok-kài) (ài) (hō͘)陳水扁成功 (sêng-kong)連任 (liân-jīm),伊講按呢 (án-ne)台灣 (chiah)會當 (ē-tàng)享受 (hiáng-siū)主權 (chú-kôan)獨立地位 (tē-ūi)

2020年2 (goe̍h),李登輝因為 (in-ūi)lim牛奶 (gû-ling)嗾著 (cha̍k-tio̍h)入去 (ji̍p-khì)臺北榮民 (Êng-bîn)總病院 (Chóng-pēⁿ-īⁿ)治療 (tī-liâu)毋閣 (m̄-koh)狀況 (chōng-hóng) (hoán) (khí) (),佇職年的 (chit-nî--ê)7月30 (ji̍t),李登輝佇病院 (pēⁿ-īⁿ)過往 (kòe-óng) (hiáng)耆壽 (kî-siū) (耆壽) 98 (hòe).[1]

參考 (Chham-khó)[修改]

  1. 楊雅棠 (楊雅棠) (2020-07-30). "人生舞台謝幕!前總統李登輝病逝北榮 享耆壽98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2020-07-30 khòaⁿ--ê. 

外部 (Gōa-pō͘)連結 (liân-kiat)[修改]

Wikimedia Commons等的相關檔案: Lee登輝

Lí Teng-hui
官僚
接續
林洋港
臺北市 市長
1978年–1981年
繼續
邵恩新
台灣省 政府主席
1981年–1984年
繼續
邱創煥
接續
謝東閔
中華民國副總統
1984年–1988年
繼續
李元簇
接續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1988年–2000年
繼續
陳水扁
政黨職務
接續
蔣經國
中國國民黨 主席
1988年–2000年
繼續
連戰